SIMPLE ONE

主页 · Home

展览 · Exhibition

活动 · Event

关于 · About Us

龙佩尔斯迪尔钦

艺术家

补丁、兰昭形、李百舸、刘梓峰、吕慧瑶、侯帅、孟德宇、苏航、单禹瀚、张仁杰

策展人

赵天润

2025.03.22 – 2025.05.10

一个贫穷的磨坊主谎称自己的女儿能将稻草纺成金子,国王听闻后,将女孩关进密室,让她完成不可能的任务。在绝望之际,一个矮小神秘的男人出现,替她纺出了金子,作为交换,他要求她付出代价。当女孩第三次求助于他,已经无物可给,男人便索要她未来的孩子。女孩答应了。后来,她成为王后,生下孩子,男人前来索取承诺。但他提出一个条件:如果她能在三天内说出他的名字,他将放弃索要孩子。

第三天,王后派人潜入森林,听见他在篝火前自语:“明天明天我会去,王后永远也猜不到,我叫龙佩尔斯迪尔钦。”
当人类在洞穴中点燃第一堆篝火,晃动的火光投射出斑驳的影子,那一刻起知觉开始从黑暗中浮现。光照亮了洞穴的墙壁,人类第一次“看见”了自身的存在。知觉从此成为一种主动塑造、一种对现实的构建,而非对外部世界的被动接收。而构建的核心是“命名”。  当对某个事物命名时,它便从混沌的感知中被区分出来,获得明确的意义和位置,赋予事物一种秩序的方式。格林童话中,名字“龙佩尔斯迪尔钦”是他的力量之源,未被说出的名字使他游离在现实边界外,模糊而强大着;一旦被揭示,就使其失去了摆弄现实的能力,存在便不再稳定。

现象学中,世界并非客观地“在那里”,而是经由知觉才得以显现(Husserl, Ideas Pertaining to a Pure Phenomenology and to a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, 1913)—— 对象之所以显现,并非基于其独立于意识的存在性,而是经由意识的指向性作用获得意义,并在经验的构成过程中得以确立。《龙佩尔斯迪尔钦》是一场关于知觉、命名与现实建构的展览,它邀请观众进入一种悬置(epoché)的状态,与10位艺术家一起,暂时搁置既定的认知框架,重新审视“命名”在知觉中的作用。在这里,物与物的关系被重新排列,图像与语言游移于可感知与不可感知之间,色彩、形态、符号的意义变得不再确定。命名原本是知觉赋予世界稳定性的方式,而当命名的过程被悬置,我们所依赖的现实感也随之松动,事物的边界被打开,知觉在流动之中重新塑造世界。

展览中的作品不仅是被观看的对象,更是一个持续的“命名”过程:形态在变动,语义在生成,观看本身成为参与。在这一过程中,知觉不再是对现实的静态印证,而是一种实践,一种探索,一种仍在进行的构造。篝火仍在燃烧,影子依旧晃动,世界尚未最终落定,你是否能够说出“它“的名字?

——————

SIMPLE ONE 观察 · 研讨计划 

计划旨在以多元的展览为切入点,观察当下艺术现状,并通过研讨的形式,挖掘潜藏于现象之下的艺术发展逻辑和艺术在未来的多重可能性。